八月长安的“振华三部曲”最后一部《最好的我们》。
小说8.8分,网剧8.9分,刚上映的电影……
在及格线边缘苦苦徘徊。
是八月长安这个“豆瓣评分最高青春文学作者”失灵了?
不。
电影《最好的我们》拍的根本不是“耿耿余淮”。
原著作者八月长安曾在微博向读者提问。
振华中学里的男孩子们,选一个做男朋友,你会选谁。
评论里人气最高的无疑是人设接近完美的“超级赛亚人”兼“小太阳”林杨。
而第二名,不是看一眼就想表白的男神盛淮南。
不是顶着红色莫西干头的李燃。
不是温淼、陈桉、奔奔、张明瑞……
而是不完美的余淮——
他不是大神,他也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。
但我们最想要的只不过是那个在教室里穿着校服一脸认真的说:“我们坐同桌吧”的余淮。
这才不是余淮
余淮之所以被读者念念不忘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“触手可及”。
换句话说,余淮是你学生时代会遇到的那种男孩。
书里这样描绘他的外貌:
这个男生长得……挺让人没印象的。
小麦色皮肤,小眼睛,笑起来眯着眼挺可爱;
白T恤,牛仔裤,干干净净的,一看就是个乖孩子。
颇具“邻家感”的刘昊然符合大家对余淮的想象。
而深得大美人母亲陈红基因遗传的陈飞宇,帅的太不平凡。
观影过程中,橘子君几次被陈飞宇的美貌震惊。
对不起,我的青春里,真的没有帅成这样的男同学。
振华中学的女生只闻盛淮南,不知余淮,我是不信的。
此外,陈飞宇帅的并不“乖乖牌”。
他看上去更像吊儿郎当的校霸或者飞扬跋扈的学神。
而不是抓紧一切时间埋头做题的勤奋优等生余淮。
影片中的余淮俨然“天之骄子”。
高大帅气不输校草;
随随便便就能考第一;
跟老师同学打成一片;
在合唱比赛上唱《勇气》,带领台下观众挥手,风云人物舍他其谁……
余淮不是这样的。
余淮会犹豫到底走竞赛争保送,还是正常通过高考升学。
会缺席合唱排练,到安静的顶楼刷题。
会在竞赛失败后,对打来电话的耿耿沉默许久才慢慢说:
耿耿,我这三年,算是白费了。
电影放大了他学霸、调皮、爱抬杠的一面。
隐去了他的努力、自卑、敏感。
没有这些铺垫,观众根本无法将自称“小爷”、阳光灿烂的余淮,与高考失利后突然消失的“逃兵”联系起来。(当然也浪费了惠英红的演技)
这才不是《最好的我们》
如果说《你好,旧时光》和《暗恋·橘生淮南》都是学霸们的日常。
那《最好的我们》总算让平凡中的大多数找到了共鸣。
女主角耿耿是个总在关键时刻超常发挥的普通女生。
中考意外考上了振华中学,高中三年在尖子生的包围中求生存。
耿耿很平凡。
她不像清冷的余周周、美丽的凌翔茜、沉稳的洛枳。
她是随处可见的普通女孩:
我不幸是世界上最不快乐的那种人,没能力,却有上进心;没天赋,却有梦想;越努力,越难过。
她普通的青春,在分班那天撞到跟自己名字连成“耿耿于怀”的男孩时,闪闪发亮起来。
从此,学霸余淮和学渣耿耿成了同桌。
这个搭配,延续了三年。
随着两人越来越熟,耿耿对同桌有了不纯洁的小心思。
她偷偷把余淮拍进相机里。
为了余淮找班主任张平要年级总排名大榜。
对接近余淮的女生十分警觉。
因林杨喊自己“侄媳妇”脸红窃喜。(余淮叫余周周小姑姑,林杨厚脸皮称自己是余淮小姑夫)
耿耿不怕对全世界宣称余淮之于自己的特别。
但她从来没有胆量直接对余淮表白。
很倔的耿耿,暗恋地有些孤注一掷:
“哪怕前途和他都未必能回报我的任性。”
看到余淮眼睛发亮的那一刻,一切都足够了。
耿耿为了跟余淮坐同桌“弃文从理”。
看着余淮想:
青春就是这样,好得像是无论怎样度过都会被浪费。
那么,不如浪费在你身上。
这样的耿耿,怎么会直接跳到余淮背上?
这是少女漫玛丽苏爱情
小说560页,分上下两册。
网剧24集,单集片长45分钟。
电影只有110分钟。
如何对小说中的情节做取舍?
《最好的我们》原名叫《流水混账》。
导演深以为然,直接把它拍成了“流水账”。
电影大刀阔斧的删去了耿耿重组的家庭背景。
也顺带删去了她的敏感和缺爱。
没了韩叙,简单的功能简化为与β给耿耿的爱情助攻。
看得出来,电影时长有限,导演很着急赶进度,并且沉迷“发糖”。
所以一上来,就是耿耿对余淮犯花痴一见钟情。
刚认识,β就一边一个搂着简单和耿耿成了时代姐妹花。
只见了一面,话都没多说,余淮就大声指定耿耿给他当同桌。
男女主迅速进入热恋模式。
在110分钟里,你会看到以下偶像剧惯用招数:
女主假装丢了钥匙,被男主偶遇。一坎网
男主蹬着自行车,追搭乘公交的女主。
题刷着刷着,男主扛起女主打闹。
不顾全场打球+围观吃瓜的群众,穿越球场大吼大叫。
饭吃一半,男女主夺门而出,手拉手在夕阳下奔跑。
女主望着远方发呆,男主在身后突然为她戴上耳机。
全校合唱比赛,男主借着歌声对女主深情告白……
很美,很MV,很不现实。
就像片尾,耿耿发短信约余淮在晚秋高地见面。
她从武汉长江大桥下车要跑去武汉东湖磨山千帆亭,实际距离接近半程马拉松。
配合陈飞宇全程“全世界我最帅”的脸,以及反复强调的“小爷我罩着你”食用。
这早已不是让人怀念平凡青春的《最好的我们》。
而是又一部挺适合表白、美颜盛世,但不接地气的少女漫玛丽苏爱情。
最后一句
陈飞宇颜好,何蓝逗演技好(仅限学生时代),张平老师哪里都好。